4月份以来,印度疫情碾压一切国际新闻:人口众多、密集度超高、卫生条件非常落后、政治人物刻意纵容、有来生信仰支撑而什么也不怕的民众联手制造了人间地狱。为此,印度也不得不打破长达十六年以来不向外求援、不接受外部援助的惯例。
不过让印度失望的是,曾经引以为友的欧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站出来,反倒继续发挥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”风格。美国初期明确拒绝印度,表示自家疫苗都不够用,实在无暇顾及印度,还下令对印度实行旅行限制措施。后来又在压力下改口表示支援,送去的却只有1000个氧气瓶和并不急需的1500万个口罩以及少量的诊断试剂盒,这些诊断试剂盒还不够印度使用12个小时。
疫情下悲痛欲绝的印度民众,图片来源:路透社
相比之下,在这波国际救援行动中,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又是印度邻居的中国表现颇为令人瞩目:在印度并没有公开或者非常低调向中国求援的情况下,中国积极主动表态,国家领导人还打电话慰问印度总理莫迪。
接到订单的企业更是加班加点为印度生产。中国的效率向来冠于全球,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,自今年4月以来,中国向印度提供了超过5000台呼吸机、21569台制氧机、超过2148万个口罩,以及大约3800吨药品。据中国驻印度大使孙卫东介绍,最近几天中方收到印度至少2.5万台制氧机订单。除了供应商加班生产外,还部署了运送医疗物资的货机,中国海关也将为相关手续提供便利。到目前,中国援助印度的氧气和医疗物资的数量在各国中排名第一。
中国的行动再一次走在了世界前列。不过和政府表现不同的是,民间则多有反对之声,情绪复杂。
其实中国民间有这样的反应并不奇怪,多年来美国为了遏制中国,积极推行印太战略,试图利用印度干扰中国的发展。而印度自已也认为是战略机遇期,不但可以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种援助,还能增加和中国博弈的筹码,频频与美国“眉目传情”。这也是为什么中印两国近几年经常发生对峙,而且是在有争议区域的中国控制区内——说明挑衅的一方确实是印度。
所以中国为什么要帮助印度?中国的做法是否是以德报怨呢?是不是在上演21世纪农夫与蛇的故事?或者成为“欧美版圣母”?
确实从当下的国际局势讲,不管中国给予印度多少支持,也不会改变印度和美国联手谋取自身国家利益的战略。即使中印没有领土争端,它也不愿意身边有一个强大的邻居。古印度的战略家考底利耶在《政事论》中就写道:“直接邻国是天然的敌人。”
而且从人类历史上看,印度确实比较独特,它从未在世界上充当过大国,但却有莫名的大国意识。印度开国领袖尼赫鲁在《印度的发现》一书里写道:“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,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,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,要么就销声匿迹”。印度在向外发放的旅游小册子上也自称是“不可思议”的国家,足见其大国心理。
所以这也是印度愿意配合美国的一个心理因素。
当然不仅印度如此,只要中美战略博弈持续,任何相关国家虽然未必能和印度一样,但都不会放弃两边渔利、浑水摸鱼的策略。
既然如此,那么中国这样对待印度究竟为何呢?我个人认为,中国的行动十分理性,而且是里子和面子均得,体现了大国风度和深远考虑。
中国制氧机运抵印度
首先,疫情是人类共同面对的威胁,守望相助是人道主义的基本表现。中国崛起后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,现在也正是实践自己理念的时机。这不仅不会让中国道德失分,也有利于中国理念走向世界。正如我们知道的,两岸关系在民进党执政后明显恶化,但当台湾发生惨重的火车事故后,大陆仍然要表示慰问。反“台独”是一回事,人道问题是另一回事。
更何况谁都知道,印度和中国有“世仇”,现在中国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而且生产能力雄冠全球,中国完全有能力施以援手。假如中国袖手旁观,确实会非常被动和失分。美国在初期拒绝援助时,也受到国际社会相当大的压力,付出的外交代价也是不菲。
第二,印度虽然在不少方面配合美国,但更根本的是为了自己利益,而并非真的是要为美国卖命。而且印度也清楚,让中印冲突也是美国一箭双雕之计,是为了让这两个潜在的大国相互消耗。而且只要中印两国对抗,像金砖四国、上合组织都会陷于失能或者瘫痪。所以印度并非是花岗岩脑袋,完全没有被统战和团结的可能性。
中国上自领导人下自企业,都纷纷表示慰问和支持,其实也是有分化效果的。尤其是当印度向美国求助时,第一时间竟然被拒绝,这引发了印度社会的不满和愤怒。这和中国的表现完全相反,形成鲜明对比。印度当然会想,一个对手竟然在自己困难时不计前嫌施以援手,而一个所谓盟国竟然公开回绝,这必然对后疫情时代的中印、印美关系产生影响。印度再要配合美国时,对力度和分寸恐怕要有更多的考虑。
第三,国际关系风云变幻,今天是对手,明天可能就是盟友。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还在制裁印度的核试验,甚至莫迪本人都曾被美国制裁:2002年他在古吉拉特邦任首席部长时,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在该邦发生冲突,造成至少千人死亡。但转眼间,美国就搞起了印太战略,极力拉拢印度。
所以国与国之间竞争再激烈,也一定要留有余地,不可把事情做得太绝。印度一选举,或者美国一换政党,再或者俄罗斯又和西方在某个领域发生新的冲突,都有可能影响到中印关系。所以在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,在其他问题上则要灵活处理。
其实印度也是这样做的。在今年3月举行的首次美日澳印四方首脑安全会谈中,印度的立场还是和美日澳有所区别,其目的也是为印中关系留有余地。
第四,中国和美国的竞争已经是全方位的,这也包括国际道义上的竞争。拜登政府不顾药企的强烈反对,不顾技术是否为竞争对手所获的风险,决心放弃疫苗专利,就是为了和中国竞争更高的国际道义,增强美国的软实力。而且一旦美国完成群体免疫,更有可能全球赠送疫苗——显然要当老大是要付出很多成本的。所以从这个角度讲,中国的做法是再正常不过的了。
第五,印度的大量订单意外给中印贸易关系带来新的增长点,4月印度向中国采购口罩、防护装备等防疫物资同比增长144%。在印度打压中国一些软件和相关的企业之后,中印经贸关系的不确定因素陡然增大。但疫情的突然爆发,让印度对中国的医疗防疫物资需求大幅增加,也为未来经贸合作找到新的突破口。
最后,不管印度出于什么目的,至少它在中国发生疫情时也给予了帮助,按照中国来而不往非礼也的传统,自然是不能坐视不管。
总之,几十年来中国能在风云变幻、高度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屡屡胜出,是和中国高超、具有远见、不争一时一地的外交能力和定力密不可分。这一次中国在与美国的战略竞争、印度的敌意和多元民意等各种因素并存的复杂条件下,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决断就是明证。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,我们的外交自信也在增强,对于复杂情况的判断力和应对力都有所提升,也对各种情况做好了预判,新版“农夫与蛇”的故事不会那么轻易发生。
[责任编辑:许铎 PN266]